TLDR¶
• 核心特色:旗艦級聲學調校、進階ANC、長續航與豪華用料
• 主要優點:聲音純淨細膩、音場精準、低頻收放自如
• 使用體驗:佩戴舒適穩定、操作直覺、連線可靠低延遲
• 注意事項:售價高、功能與Px7 S3重疊、App仍有提升空間
• 購買建議:追求極致音質與質感者選Px8 S2,理性預算選Px7 S3
產品規格與評分¶
評測項目 | 表現描述 | 評分 |
---|---|---|
外觀設計 | 鋁合金與真皮質感上乘、做工縝密、配色低調奢華 | ⭐⭐⭐⭐⭐ |
性能表現 | 40mm碳纖維單體、人聲定位準確、ANC穩定有效 | ⭐⭐⭐⭐⭐ |
使用體驗 | 輕盈壓力分布佳、通勤抗噪可靠、通話清晰 | ⭐⭐⭐⭐⭐ |
性價比 | 相較Px7 S3溢價明顯,但音質與用料拉開差距 | ⭐⭐⭐⭐✩ |
整體推薦 | 類別領先的聲學表現與做工,旗艦用戶之選 | ⭐⭐⭐⭐⭐ |
綜合評分:⭐⭐⭐⭐⭐ (4.6/5.0)
產品概述¶
Bowers & Wilkins Px8 S2 是該品牌無線降噪耳罩旗艦的第二代版本,延續英國音響血統,主打高階聲學結構、進階主動降噪與高質感外觀。相較定位略低的Px7 S3,Px8 S2的核心在於更精密的單體材料、機械結構與調音取向,意在向挑剔的音樂愛好者提供“有線級”音質體驗,同時保留通勤與日常使用所需的ANC與便利功能。
機身採用鋁合金骨架與精緻皮革包覆,頭梁與耳墊接觸面柔軟,重量控制得宜。內部採用40mm碳纖維振膜單體,搭配精準的角度與腔體設計,以降低失真並提升瞬態與細節表現。無線規格支援主流高音質編碼,並提供多點連線;配合B&W專屬App可調整ANC、通透模式與EQ等。官方標示電池續航可達全天等級,快充亦支援短時間補電。
就市場定位而言,Px8 S2直指Sony、Bose與Dali等品牌的高階無線降噪耳機,用更精緻的聲學設計與用料凸顯差異。問題在於,面對價格更親民、功能接近的Px7 S3,它是否真的值回票價?以下將從規格、實測與體驗三方面,評估這款旗艦是否具備足夠吸引力。
深度評測¶
聲學與單體設計
Px8 S2核心升級在單體與腔體控制。40mm碳纖維振膜具備高剛性、低質量與良好阻尼,理論上在高頻延伸、瞬態反應與失真控制上優於常見的生物纖維或聚合物振膜。單體朝向與耳杯內部幾何經過修正,使得聲波直達耳道的角度更精準,有助提升聲像定位和音場凝聚力。實際聽感上,人聲結像清晰,低頻能量充足但收斂俐落,不拖尾、不濁化中頻,屬於乾淨、控制力強的審聽型調音。
無線與解碼
機身支援主流高解析藍牙編碼與穩定傳輸,延遲在影片與遊戲場景可接受。多點連線切換順暢,對於在筆電與手機間自由切換相當實用。B&W App介面清楚,ANC與通透模式切換快速,EQ雖非極度細膩,但足以微調偏好。
ANC與通透表現
降噪採混合式麥克風陣列與演算法更新,對低頻引擎聲與穩定環境噪具優異抑制,中高頻人聲與鍵盤聲抑制達可用水平。與市場標竿相比,Px8 S2的ANC強度並非最極端,取向更偏自然與均衡:保留部分空間感,降低耳壓與不適。通透模式聲音自然,不會過度放大環境噪音;在戶外步行或辦公溝通場景很實用。
通話品質
收音清晰度在室內優秀,戶外風切控制得當,對口罩或輕微風聲有不錯的抑制,語音會議與語音助理啟用反應靈敏。
*圖片來源:media_content*
電力與充電
電池續航達全天級水準,通勤+辦公混合使用可覆蓋兩至三日。快充能在短時間補足數小時播放,很適合出門前臨時充電。USB-C有線播放模式穩定,亦支援類比線連接,滿足高保真與低延遲需求。
佩戴與做工
頭梁受力均勻,耳墊柔軟包覆佳,長時間(2-3小時)佩戴發熱與夾頭感控制優於前代。鋁合金樞軸與連接處公差緊密,伸縮滑順,翻折與收納手感扎實。整體做工與用料是明顯的旗艦級,與中高階型號拉開距離。
與Px7 S3差異
聲音:Px8 S2的低頻更乾淨、瞬態更利落;中頻密度與人聲邊緣線條更清晰;高頻延伸更通透但不尖銳。若用監聽視角比較,Px8 S2的分離度、背景寧靜與層次感更上一階。
功能:ANC、通透與App功能大致相同,差距不大。
做工:金屬與皮革比例更高,耐用度與手感顯著升級。
價差:Px8 S2相對Px7 S3溢價約350美元,主要換得聲學與用料上的提升。
整體性能結論
就同級無線ANC耳罩而言,Px8 S2在聲學表現上屬領先梯隊:低失真、音場精準、動態範圍寬。ANC雖非最強,但自然不壓耳。無線穩定、續航充裕。若把預算與用料考量納入,它更像面向“音質優先”的旗艦作品。
實際體驗¶
日常使用
– 通勤地鐵與咖啡廳:低頻車軌與空調噪被有效壓低,人聲仍可辨識;開啟音樂後環境干擾明顯降低。長時間聽Podcast與爵士不疲勞。
– 辦公與會議:多點連線在手機來電與筆電會議間切換順暢。麥克風收音清楚,同事回饋聲音自然、不悶。
– 影音娛樂:手機追劇口型對齊度佳,遊戲延遲可接受但非電競級;建議以音樂、影視為主。
音質主觀
– 低頻:下潛適中、彈性佳,鼓點邊緣乾淨,電子低頻量感穩定不溢出。
– 中頻:人聲前後距離拿捏準確,密度與細節豐富,樂器分離度佳;女聲不毛刺,男聲不渾厚過頭。
– 高頻:延伸通透,鈸聲與弦樂泛音細節清楚,控制得宜,不刺耳。
– 音場與定位:橫向寬度不誇張,但層次與結像穩定;在複雜編制下仍能保持條理。
舒適與操控
實際配戴2-3小時無明顯壓迫;耳墊透氣性尚可,夏季長聽仍需偶爾休息。按鍵與觸控反應穩定,實體鍵誤觸率低。App雖能滿足日常設定,但EQ參數自由度仍有提升空間。
與同級對手
– 相對Sony/Bose:ANC強度略遜,但聲音更乾淨、結像更準、用料更高級。
– 相對自家Px7 S3:性價比不敵,但若重視音質與做工,Px8 S2的提升在A/B對比下可被明確聽到。
優缺點分析¶
優點:
– 40mm碳纖維單體與精密腔體,失真低、細節豐富
– 做工與材質一流,佩戴舒適、結構耐用
– 自然取向的ANC與通透模式,長聽不壓耳
缺點:
– 價格高,與Px7 S3的功能差距不大
– App EQ自由度有限,進階調音空間受限
– ANC非市場最強,對人聲與高頻噪仍可感
購買建議¶
如果你的優先順序是聲音表現、用料質感與長期佩戴舒適度,且預算充裕,Bowers & Wilkins Px8 S2是同級中極具說服力的選擇。與Px7 S3相比,它在聲學細節、動態與背景純淨度上的提升是能被清楚辨識的,做工也更符合旗艦定位。不過,若你主要需求是通勤抗噪、功能齊全及高性價比,Px7 S3的整體表現已相當完善,較為務實。對追求“無線也要有發燒級聲音”的用家而言,Px8 S2的溢價是值得的;對重視ANC強度或預算有限者,建議先試聽比較後再決定。
相關連結¶
*圖片來源:media_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