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ROG Flow Z13 (2025) 深度評測|輕薄二合一電競平板,澎湃內顯實戰3A大作
TLDR¶
• 核心特色:13吋二合一電競筆電搭載AMD Ryzen AI MAX+ 395及頂尖內顯
• 主要優點:強勁內顯性能配合靈活拆卸鍵盤,時尚透明機身設計
• 使用體驗:流暢遊玩多款3A遊戲,AI運算效率高,散熱與續航表現優異
• 注意事項:較重機身影響攜帶,外接擴充介面頻寬有限制
• 購買建議:適合追求輕薄多功能和內顯極致效能的玩家,需擴充外顯者宜謹慎評估
產品規格與評分¶
評測項目 | 表現描述 | 評分 |
---|---|---|
外觀設計 | 13吋CNC鋁合金堅固耐用,透明設計結合AuraSync視窗;鍵盤磁吸可拆卸設計靈活 | ⭐⭐⭐⭐⭐ |
性能表現 | Ryzen AI MAX+ 395搭配RDNA 3.5內顯,效能媲美獨立RTX4060,流暢3A遊戲體驗 | ⭐⭐⭐⭐⭐ |
使用體驗 | 散熱系統優化,噪音控制佳;70Wh電池續航長達10+小時;鍵盤拆卸適應多場景 | ⭐⭐⭐⭐ |
性價比 | 定價偏高,但以輕薄二合一性能電競機款來說具市場競爭力 | ⭐⭐⭐⭐ |
整體推薦 | 綜合性能與多功能設計出色,適合注重便攜與遊戲需求的中高階用戶 | ⭐⭐⭐⭐⭐ |
綜合評分:⭐⭐⭐⭐⭐ (4.6/5.0)
產品概述¶
ROG Flow Z13 (2025) 融合筆記型電腦與平板雙重特性,是華碩針對輕薄電競市場打造的代表作。此款機型搭載最新AMD Ryzen AI MAX+ 395處理器,具備16個Zen5效能核心及32線程,配合搭載RDNA 3.5架構的Radeon 8060S內顯,單純內建顯示核心性能即可媲美中高階獨立顯卡(類似NVIDIA RTX 4060水平),實現3A大作的流暢運行而無需額外顯卡。整機採用13吋CNC鋁合金機身,具透明後蓋設計並內置AuraSync燈效視窗,呈現時尚科技感。創新的鍵盤磁吸式拆卸設計,賦予使用者筆電和平板雙模式靈活選擇,適用多樣化使用場景。重量約1.22公斤,屬同尺寸輕薄機型中稍偏重,但考慮到強勁效能仍然十分亮眼。
本機配備70Wh大容量電池及支持USB4介面(但未採Thunderbolt 5),在續航及連接性上有所提升但仍有限制。ROG Flow Z13 (2025)既有強悍計算力與AI加持,又兼顧攜帶便利與多場景應用,堪稱當前市場上極具競爭力的2合1電競筆電選擇。
深度評測¶
處理器與顯示核心¶
搭載的AMD Ryzen AI MAX+ 395採用最新Zen5架構,16核32線程設計,最高加速頻率達5.1GHz,整合內建NPU具備50TOPS AI運算能力,強化遊戲及多媒體應用效能。顯示核心方面內建Radeon 8060S(RDNA 3.5架構),擁有40個計算單元(CU)並支持高達24GB共享記憶體,遊戲性能媲美RTX 4060獨立顯卡,能在1600p解析度下支持高畫質3A遊戲。
在《電馭叛客2077》和《極限競速:地平線5》等嚴苛3A大作測試中,ROG Flow Z13展現出優異幀數表現,甚至超越去年搭載RTX 4060的TUF Gaming A14筆電。搭配畫格生成功能,遊戲幀率提升顯著,體驗流暢穩定。
散熱與續航¶
升級至第二代Arc Flow風扇與加大均熱板設計,輔以液態金屬導熱技術,有效控制高負載時的溫度波動。CPU與GPU持續負載時溫度維持在約78°C,風扇噪音控制得宜,最高約47分貝,遠低於一般電競筆電的風扇噪音水準。電池容量提升至70Wh,支援30分鐘內充至50%的快速充電,續航可達10小時以上,正常日常使用甚至延伸至12-15小時水平,足以滿足長時間攜帶外出需求。
介面與擴充性¶
ROG Flow Z13配備最新USB4接口,但未支援目前業界領先的Thunderbolt 5,導致外接XG Mobile顯卡盒的頻寬受限,最高僅40Gbps,低於前代XG Mobile 63Gbps專用接口及Thunderbolt 5的120Gbps,對外置顯卡擴展有一定瓶頸,這對重度玩家或專業需求使用者來說是一大考量。
機身設計與使用便利¶
金屬機身堅固且散熱效率良好,後方支架轉軸可開展至170°,平板形態使用體驗優異。鍵盤採磁吸式拆卸設計,不但方便日常切換使用模式,更內置大型觸控板及人體工學鍵帽,提供舒適輸入感受。透明後蓋結合AuraSync燈效,展現硬體細節與科技美學,打造獨特視覺感官。
實際體驗¶
用戶普遍反映ROG Flow Z13在遊戲實測中,尤其是《漫威蜘蛛人重製版》以72fps流暢表現印象深刻,且持續高效遊戲過程中無明顯掉幀現象,遊戲體驗順暢。AI處理與多核心效能明顯提升日常應用及創作效率,成為輕薄電競筆電的佼佼者。
其輕薄設計雖不算最輕,約1.22公斤,但已是高性能電競類產品中十分出色的便攜性代表。透明設計廣受好評,鍵盤可拆卸讓玩家能根據需求靈活切換,尤其對喜愛平板模式遊玩的用戶極具吸引力。
散熱表現穩定,降低因長時間高負載導致的過熱不適。70Wh電池的續航力及快充技術令戶外使用滿意度高,無論遊戲或工作皆能維持不錯持續時間。風扇噪音聲量溫和,使用過程中不易感到干擾。
但對有外接獨立顯卡強烈需求的重度電競愛好者而言,外接盒頻寬不足及缺乏Thunderbolt 5接口限制較明顯,可能降低進階擴充的靈活性。此外,整機價格偏高,對預算有限用戶需斟酌。
優缺點分析¶
優點:
– 時尚耐用透明機身,搭配AuraSync視窗,視覺效果出眾
– AMD Ryzen AI MAX+ 395與Radeon 8060S內顯組合,遊戲3A大作流暢體驗
– 靈活二合一設計,扣合鍵盤拆卸機制,適合多場景使用需求
缺點:
– 重量1.22公斤,相較一般輕薄筆電較重,攜帶便利性受限
– 外接XG Mobile盒頻寬受限40Gbps,無Thunderbolt 5擴充瓶頸明顯
– 定價偏高,對預算考量用戶不夠親民
購買建議¶
ROG Flow Z13 (2025) 是為追求兼顧輕薄外型與頂尖內顯遊戲效能玩家精心打造的二合一電競筆電。它能讓用戶在沒有外接獨立顯卡的情況下,依然流暢運行多款主流3A大型遊戲,搭配優秀散熱與長效續航,確保多種使用場景下的順暢體驗。若您重視外觀質感與機動性,熱愛平板與筆電混合使用,且主要遊玩內顯即可支援的遊戲,此機型是難得的高性價比選擇。
不過,若您對外接高階顯卡有強烈需求,或頻繁從事重度電競工作,ROG Flow Z13的USB4接口帶來的拓展頻寬限制可能成為瓶頸,建議評估其他支援Thunderbolt 5且擴充性更佳的產品。本機依舊是輕薄性能電競二合一標竿,但購買前需根據自身應用需求做出取捨。
References:
[1] ROG Flow Z13 (2025) 測試報告|內顯也能戰3A 大作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33&t=7096305
[2] 最強內顯8060S!ROG Flow Z13 (2025) GZ302 電競平板開 …
https://news.xfastest.com/review/review-01/149648/rog-flow-z13-2025-gz302/
[3] 【評測】ROG Flow Z13 (2025) 可變平板的電競筆電 – Unwire.hk
https://unwire.hk/2025/02/25/rog-flow-z13-2025-review/notebook/
[4] 最強電競平板轉戰Ryzen AI MAX+ ROG Flow Z13 2025 開箱
https://www.pcmarket.com.hk/asus-rog-flow-z13-2025-unboxing/
[5] 轻薄也能战3A!ROG Flow Z13(2025)评测:轻薄中的猛兽再 …
https://www.wanuxi.com/%E8%BD%BB%E8%96%84%E4%B9%9F%E8%83%BD%E6%88%98-3a%EF%BC%81rog-flow-z13%EF%BC%882025%EF%BC%89%E8%AF%84%E6%B5%8B%EF%BC%9A%E8%BD%BB%E8%96%84%E4%B8%AD%E7%9A%84%E7%8C%9B%E5%85%BD%E5%86%8D%E8%BF%9B%E5%8C%96/
[6] 【ROG FLOW Z13 電競notebook、tablet二合一】冇獨顯都打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6S1gU5RpE
[7] ROG Flow Z13 (2025) 測試報告|內顯也能戰3A 大作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33&t=7096305&p=24